科學家告訴我們,宇宙中很可能充斥著一種被稱為「暗物質」的神秘物質,以至于在可觀測宇宙中,它們的總質量是普通物質(即我們可以直接探測到的物質)的5倍有余,由于這種物質幾乎不參與電磁相互作用,所以對于我們來講,這種物質看不見也摸不著,也正因為如此,它們才被稱為暗物質。
那麼,既然看不見也摸不著,為什麼科學家卻相信,宇宙中充斥著暗物質呢?下面我們就來聊一下這個話題。
從20世紀初開始,科學家就發現了一種現象:在一些星系中,恒星的運動模式似乎「很不正常」,因為它們圍繞星系中心運動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,而以它們的速度,僅憑星系中可見物質產生的引力根本不可能對其進行有效地束縛。
在此之后,隨著觀測水平的日益進步,科學家逐漸意識到,這樣的現象在宇宙中普遍存在,觀測數據表明,大量星系的旋轉速度都遠遠超過了理論值的上限,甚至連我們所在的銀河系也不例外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嚴禁無授權轉載,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