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恐龍的滅絕,一個眾所周知的原因就是:在大約6600萬年前,有一顆直徑約為10公里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。通常我們會認為,如果沒有那顆小行星,恐龍就有可能不會滅絕,那實際情況是否真是如此呢?
其實也不一定。
地球歷史上不同時期所形成的巖石和地層都有各自的特點,在它們之間往往會存在著比較明顯的分界線,而「K-Pg界線」就是其中之一,這個分界線標志著白堊紀和古近紀的交替,它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:我們所發現的恐龍化石,基本都是在它的下方,而在它的上方卻幾乎不存在任何恐龍化石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嚴禁無授權轉載,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