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生活在一個現實世界,但到底什麼是現實?
這是一個既簡單又復雜的問題。現實,簡單來講就是客觀實在性,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而客觀存在。在量子力學出現之前,人們從不會對客觀存在的現實世界有任何懷疑。
但是要怪就怪量子力學,它是如此詭異,以至于完全顛覆了我們對現實的認知。在量子世界,根本不存在所謂的現實,好像沒有什麼是客觀存在的,因為那里的一切都是不確定的,都是模糊的,只能用機率波去描述微觀粒子的狀態。
而量子力學的這種不確定性,正是哥本哈根學派推崇的核心思想,愛因斯坦非常厭惡量子力學中的不確定性,于是就有了他與波爾長達十年的辯論。
作為哥本哈根學派的領軍人物,波爾極力維護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,而愛因斯坦恰恰相反,認為所謂的不確定性只是表象,量子世界一定存在著某種「隱變量」還沒有被發現,這才造就了「不確定性」的假象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嚴禁無授權轉載,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